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!
這是戰(zhàn)國末期燕國義士荊軻的《易水歌》中的極為悲壯的名句,從古至今,傳誦久遠。在這首歌中講述的正是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“荊軻刺秦王”的故事?!把嘹w多慷慨悲歌之士”,也許就源于此吧!
故事發(fā)生在公元前227年。當時,強大的秦國已滅了趙國,兵臨燕國城下。荊軻受燕國太子丹重托去秦國刺殺秦王,太子丹等人到易水河畔為荊軻送行。所有送行的人都知道,此去絕無生還希望,所以都穿著白衣,戴著白帽。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擊打著當時一種叫“筑”的樂器,荊軻慷慨悲歌,義無反顧地登車而去。盡管行刺秦王沒有成功,但荊軻的義舉也足以使后人為之動容。
故事中所提到的易水,歷代史學家多數(shù)認為在易縣。其實,易水分為南、北、中三條易水,而南易水流經(jīng)安新縣安州流入白洋淀,并以此為界,以南歸趙國,以北屬燕國,所以才有“燕南趙北”之稱。而荊軻告別燕太子丹,就在安州以北,南易水河畔,當今的白洋淀邊。
翻開明清《安州志》,有這樣的記載:“三官廟前,舊有秋風臺,在城北易水旁,即燕丹送荊軻之處?!睂τ谝姿E別,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曾作了這樣的記述:“送之至易水,既祖,取道?!边@里所說的“祖”,清代大學者王引之、孫冶讓等均解釋為“祖澤”,就是指當今的白洋淀——古代南易水河畔,秋風臺為荊軻壯別的地方。文中所提的“三官廟”,位于秋風臺旁,所說的“三官”,指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屬道教,燕太子丹之所以選擇“三官廟”與荊軻壯別,大概有親臨祖澤而行祭,以祈求一路順利平安的意思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興修水利時,“古秋風臺”石碑被當作基石斷成四塊使用。1970年,安新縣文物普查隊在安州普查時,找到了古秋風臺遺址和古秋風臺石碑,從而使這一悲壯的歷史有了明確的見證。古秋風臺石碑,現(xiàn)僅存“古秋”、“風臺”兩塊殘碑,收藏在安新縣文化館。
1999年6月18日,《北京青年報》發(fā)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林原的《荊軻壯別白洋淀》一文。以古文獻、考古資料與地質(zhì)學研究成果相結(jié)合而推定古祖澤的所在,即今白洋淀,從而使荊軻壯別于白洋淀,得到了進一步證實。
昔時人已沒,今日水猶寒。